[成人教育] 豆瓣8.7 《芭比》覺醒就不會再回頭
授權自簡單心理(ID:janelee1231)
《芭比》這部電影最近席卷北美,創下女導演史上最高票房紀錄。在豆瓣口碑也很好(目前打到 8.7)。
它用一種很聰明的方式溫柔嘲諷了父權制,探討「女性如何成為自己」的議題。看起來吵吵鬧鬧,實則動中有靜。
比如芭比第一次流淚的場景,很多人都說自己看哭了。
芭比來到人類世界後,看到了第一個真實存在的老年女性,並由衷贊美她。
- 芭比:「你真美」
- 老奶奶:「我知道」- 芭比(含淚微笑)
在早期剪輯時,曾有人建議導演 Greta Gerwig 刪掉這一幕。因為「它上去很廢,即使刪掉也不影響故事發展」。
但 Gerwig 拒絕了。她認為「長椅上的老婦人」這一幕是電影的核心。「如果把這一幕剪掉,我就不知道為什麼要拍這部電影」。
這是一個重要的時刻。因為芭比的女性成長之旅,就從這條長椅上開始。
01「如此生活三十年,直到大廈崩塌」
電影一開頭就向我們描述了芭比娃娃所生活的世界:粉色夢幻的 Barbieland(芭比樂園)。
芭比樂園是父權制社會(剔除生殖要素和性暴力後)的鏡像諷刺:在這裡,芭比(女)們是第一性,肯(男)們是第二性。
??芭比擔任了社會系統內的各種要職:法官、醫生、律師、建築工人。她們還擁有壓倒性的私有財產(住宅、汽車)。
??但肯只負責「守衛」沙灘,並為爭奪芭比的關注而互相「雄競」。官方甚至沒有關於「肯住在哪兒」的信息,他們很可能沒有財產,也不會掙錢。但這不重要。只有依附於芭比而存在時,肯的存在才有意義。芭比 is everything,但肯 is just 肯(芭比可以成為任何人,但肯不必)。


分享: |
注: | 在此頁閱讀全文 |